原标题:鄂托克前旗:“3+”工作模式 打好廉政宣传教育“组合拳”
来源:内蒙古纪委监委网站
“我无时无刻不在反省我的错误行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懊悔不已。这段时间,我每天在家认真学习党纪国法,通过学习和对照检查,我从灵魂深处认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鄂托克前旗城川镇某干部在警示教育会上忏悔。
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纪委监委不断拓展廉政宣传教育载体,以“3+”工作模式,进一步增强其渗透力、感染力、影响力,教育引导全旗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对外+内宣”相结合,廉政宣传常态化。一是对外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向各类报刊、网站、新闻媒体报送信息,被国家级媒体采用4篇、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采用29篇、自治区级媒体采用19篇、市级媒体采用90多篇。二是加大旗内宣传,充分利用微信、网站、电子屏等有效载体广泛开展廉政宣传,“清风鄂前旗”微信发布722篇信息、鄂托克前旗纪委监委网站发布285篇信息、利用户外电子屏循环播放廉政宣传标语30000多次。发放《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释义》《新时代党性教育读本》等共计5000多册。购买24部廉政警示片DVD,供各单位观看学习。
“教育+警示”相结合,廉政教育精准化。一是加大学习培训,协调旗委组织部、旗委宣传部、旗委党校将党纪条规内容列入旗委中心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和党校培训课程,督促各单位把党纪条规内容列入集中学习会学习内容,培训干部15期1700多人。二是建立警示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即每年召开1次全旗警示教育大会、在涉案单位召开1次以案促改会、在涉案单位宣布1次处分决定,各单位每年举办1次党员干部警示教育会、每季度观看1部警示教育片、每年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1次、“一把手”每半年讲1次廉政党课、每年举办1次廉政讲座、每年组织1次红色教育,进一步推进全旗警示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工作水平。先后在23个涉案单位宣布处分决定,现场开展警示教育;针对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多发频发问题,在全旗范围内开展酒驾醉驾以案促改、以案警示系列活动,做到教育警示“全覆盖”。全旗4个镇100多个部门和84个嘎查村(社区)50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接受了教育;全旗90多个单位普遍观看了3部警示教育片、普遍开展了1次红色教育。
“有形+无形”相结合,廉政文化多样化。有形是指,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继续推进廉政文化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六进”活动,用有形的廉政文化示范点,发挥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真正使崇廉、尚廉和守廉的观念深入人心。重新打造了位于赛罕社区的鄂前旗廉政文化公园、更新了圣火文化主题公园廉政文化展板。指导审计局、公安局、税务局等部门打造了廉政文化展厅;指导开发区、4个镇、林草局、学校、医院等机关打造了廉政文化走廊;打造了廉政文化示范嘎查村(社区)4个、廉政文化示范户4户。无形是指,通过举办廉政文艺晚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读书会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党员干部感受廉政文化,学习廉政知识,树立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警戒线。(鄂托克前旗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