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0年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部门保障开展“走读式”谈话1130次
来源:内蒙古纪委监委网站
近日,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发布,2020年度全年共保障开展“走读式”谈话1130人次,牢牢守住了审查调查安全底线。
“办案人员从思想上增强安全办案意识,从能力上提升谈话的方式方法,严格遵守安全文明办案的基本要求,确保了‘走读式’谈话安全开展。”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审查调查安全工作,主要领导逢会必讲安全、逢案必强调安全,始终要求将安全文明执纪执法理念贯穿于“走读式”谈话全过程,不断强化“没有安全就没有办案”和“安全第一”的底线思维。
除了提高思想认识、筑牢安全理念,严格制度执行、精细流程管控是市纪委监委加强审查调查安全的又一成功经验。
据了解,市纪委监委结合工作实际,及时修订完善谈话相关制度。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确保谈话前、谈话中、谈话后工作流程精准化规范化。谈话前,强化领导逐级审批,安全文明评估先行,做实安全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突发事件处置措施,确保出现安全问题能够快速反应。谈话中,传导“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政策,注重对谈话对象的思想疏导,及时有效减轻谈话对象的精神和心理压力。谈话后,全面履行“手递手”陪同交接,并做好有针对性的回访工作,努力把“走读式”谈话安全风险和隐患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还在落实保障措施,强化监督检查上下功夫,及时化解风险。
在落实保障措施上,将谈话对象身体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严格落实谈话前必须体检、谈话中密切关注、谈话后适情复检的要求,医务室始终配齐10种以上急救药品和部分医用物品,与市内3家甲级医院建立医疗协作机制,选派专职医生做好常规医疗保障和一般性紧急救治工作。开通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当审查调查对象、相关工作人员出现突发伤病情况时,确保第一时间得到救护和诊治。年内还与专职工作人员、谈话区保安及设备维护、维修人员签订了保密工作协议,扎牢保密 “防火墙”。
在加强监督检查方面,市纪委监委分管领导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加强对谈话区及安全文明谈话行为的监督检查,确保日常监管工作全程留痕,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出现隐患立即整改。据统计,2020年事中提醒15次,下发提醒单2份,做到防患于未然。分管领导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加强对谈话区及安全文明谈话行为监督检查,全年共接受各级各类检查指导12次。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市纪委监委将疫情防控贯穿“走读式”谈话始终,及时制定完善了《疫情期间“走读式”谈话安全预案》,严格落实《安全承诺书》制度,有效使用通风消毒、口罩佩戴、行程扫码、体温检测、信息查询登记等措施,全面加强风险防范,确保“走读式”谈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张光月)